2007年6月27日星期三

6月30日,爬山方案

1、时间:2007年6月30日(周六)9:30灵隐开始

2、参加人员:我&我媳妇,后续参加的同志等。

3、路线安排:灵隐-登北高峰--美人峰--龙门山--石人岭--白云峰--云雾台--猢猴岭--天门山--锒铛岭—最后到达梅家坞(或龙井)。见下《西湖登山图》

4、说明:a、全程大约需3.5小时左右(本人也未走过全程),强度比较大。但途中有许多小路可中途下山;途中所经天门山为杭州市区的最高峰,海拔412m。
b、因此段山路未修建石板路,故建议穿长裤,以防杂草割伤。
c、产生费用实行AA制。
d、未尽事宜慢慢补充。
灵隐-登北高峰--美人峰--龙门山--石人岭--白云峰--云雾台--猢猴岭--天门山--锒铛岭—梅家坞
此图为Google Earth截图,红线为登山路线

2007年6月18日星期一

爬山进行中... ...,有没有人要加入?

        我和阿木都比较喜欢爬山,但是经常由于睡懒觉错过时间,所以我们的爬山行动也是断断续续的。到杭州工作后第一次爬山是和胖子走的是初阳台-宝淑山一线,之后是单位组织的中天竺-锒铛岭-五云山-云溪竹径一线,这次爬山单位还每人发了100元,哈哈。有了这两次经历以后,有了一种想法:带着阿木走遍杭州的这些山山水水。
        那时候阿木还没有毕业,她假期来杭的时候带她从月桂峰那里开始上山,原计划是走锒铛岭然后从云溪竹径下来,但是哪天体力很差,走到中天竺那里就下来的了,第二次带她从中天竺上过锒铛岭,到云溪竹径下,才完成了我们的既定计划。之后我们如果去图书馆,往往图书馆出来後就从黄龙洞上山从宝淑山上下山,这一路也就是1个半小时左右,全当是散步了。
        去年年底计划完成路线:老和山-北高峰-天门山-五云山-九溪(或云溪竹径)。如果这条路线走下来,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,所以我们计划分段走。去年年底因为要去灵峰探梅,完成了老和山-美女峰-灵峰,自灵峰下到植物园看梅。之后从灵峰上一路走到北高峰下,完成第二段路程。昨天阿木提议去爬山,我们用一下午时间完成了,北高峰-美人峰-石人岭,自石人亭,经九龙八塔到灵隐坐车回家,完成第三段路程。下一次计划就从石人亭边的小路上山,经白云峰-云雾台-猢狲岭-天门山-锒铛岭-龙井(或梅家坞)。这一线将经过杭城的最高峰天门山(海拔: 412.5m)。结束的时候还可以找地方腐败一下,所以要多找几个人。
        走的这一路,除了有许多路标外,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登山队的涂鸦,常见的几个有:杭州永康野猪登山队、老年登山队等等。说道野猪,我们在快要到九龙八塔的时候在一个水源地看到一块牌子,上书"有野猪出没,注意安全"。所以爬山也是有一定风险的,当碰到某些野生动物的时候。
        最后附上赵友春先生所画的《西湖登山图》,此图在杭城登山爱好者中流传甚广。

2007年6月6日星期三

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?

       山东: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。唐大部分属河南道;宋设京东路,后分京东东、西路;金更名山东东、西路,为山东得名的开始;元设山东东西道;明置山东省,后改山东布政使司;清改山东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山西: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。唐大部分属河东道;宋设河东路;金分河东北、南路;元设山西河东道,为山西得名的开始;明置山西省,后改山西布政使司;清改山西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河南: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。西汉即有河南郡,为河南得名的开始。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;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;金改南京路;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;明置河南省,后改河南布政使司;清改河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河北: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。唐大部分属河北道,为河北得名的开始。宋设河北路,后分河北东、西路;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;元设燕南赵北道;明设北平省,后废省,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,称北直隶;清改直隶省;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     
  湖南: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。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,后设湖南观察使,为湖南得名的开始;宋称湖南路;元设岭北湖南道;明属湖广省,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;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湖北: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。唐属江南东道、淮南道和山南东道;宋荆湖北路,简称湖北路,为湖北得名的开始;元设江南湖北道;明属湖广省,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;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广东: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,简称广东路,为广得名的开始;元设海北广东道;明置广东省,后改广东布政使司;清改广东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广西: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置广南西路,简称广西路,为广西得名的开始;元设广西两江道;明置广西省,后改广西布政使司;清改广西省;民国仍之;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黑龙江:以黑龙江而得名。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,清末改黑龙江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辽宁: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。唐属河北道;辽置东京路;金仍之;元置辽阳行省;明为辽东都司;清设辽东将军,后改奉天将军,再改盛京将军,清末改奉天省;1929民国改辽宁省,为辽宁得名的开始;伪满复改奉天省,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;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,后合并恢复辽宁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浙江:以浙江(又称钱塘江)得名。唐属江南东道,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;宋置两浙路,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,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;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;明设浙江省,为浙江得名的开始,后改浙江布政使司;清改浙江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安徽:以安庆、徽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;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;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;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,称为直隶,后改南直隶;清改江南省,后分设安徽省,为安徽得名的开始;民国仍之;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,后合并恢复安徽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江苏:以江宁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;宋置江南东路、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;元属江东建康道、江南浙西道、淮东江北道;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,称为直隶,后改南直隶;清改江南省,后分设江苏省,为江苏得名的开始;民国仍之;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,后合并恢复江苏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福建:以福州、建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属江南东道,后设福建观察使,为福建得名的开始;宋置福建路;元设福建海右道;明置福建省,后改福建布政使司;清改福建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甘肃:以甘州、肃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;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,西部属西夏;金分秦凤路为秦凤、临洮、庆原三路;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(不久即改甘州路),为甘肃得名的开始,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;明为陕西行都司;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江西:以江南的西部得名。唐属江南西道,后设江西观察使,为江西得名的开始;宋置江南西路,简称江西路;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;明置江西省,后改江西布政使司;清改江西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云南:以在云岭之南得名。汉即设云南县,为云南得名的开始。唐为六诏,后为南诏;宋为大理国;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;明置云南省,后改云南布政使司;清改云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贵州:以贵山得名。唐为黔中道;宋属夔州路;元属湖广行省;明置贵州土司,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,后置贵州布政使司;清改贵州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四川: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。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、山南西道;宋设川峡路(注:非川陕路),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,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,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,合称四川,其间设四川制置使,为四川得名的开始,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,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,分利州路为利州东、西路。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;明置四川省,后改四川布政使司;清改四川省;建国初分为川东、川南、川西、川北四行署,后合并恢复四川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青海:以青海湖得名。唐宋属吐蕃;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;明属朵甘都司等;清初为卫藏地,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,又称青海办事大臣,为青海得名的开始;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,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,之后建青海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陕西:以陕原之西得名。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;宋初设陕西路,为陕西得名的开始,后分设永兴军路,以军事�延、�宁、环庆、秦凤、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;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;明置陕西省,后改陕西布政使司;清改陕西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吉林: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,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。唐属东北民族地;辽属东京路;金属上京路;元属辽阳行省;明属奴儿干都司;清设吉林将军,清末改吉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宁夏:以西夏安宁得名。唐属关内道;宋时属西夏;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,不久改宁夏行省,治所为宁夏路,为宁夏得名的开始,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,迁甘州路。明属陕西省,改宁夏路为宁夏卫;清改宁夏府,属甘肃省,并设宁夏将军;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,后置宁夏省;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,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海南:以海南岛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属广南西路;元设海南海北道,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;明属广东省;清仍之,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;民国仍之,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,仍属省;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,仍属省,1988升海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台湾:以台湾府得名。唐宋均为化外地;元在澎湖设巡检司,兼管台湾渔民;明为荷兰所占,明末郑成功收复,设东宁省及承天府;清郑氏,设台湾府及台厦道,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,并正式称台湾岛,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;清末设台湾省,后为日占,仍称台湾;民国收复,恢复台湾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西藏:以清正式定名得名。唐宋为吐蕃;元属宣政院;明称乌思藏,设都司等;清初称卫藏,卫即前藏,藏即后藏;后正式定名为西藏,为西藏得名的开始;清设西藏办事大臣;民国初西藏地方;建国后仍之,后改西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内蒙古:以漠南蒙古得名。唐为突厥地;宋时出现蒙古部落;后建元朝,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;明分达靼鞑及瓦剌;清统一蒙古,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,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,并属理藩院。民国初分属热河、察哈尔、绥远等特别区,后均改省;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新疆: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。唐宋为西域;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;清统一其地,其北部称回部、南部称准部,合称回疆,设伊犁将军,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(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);清未设新疆省,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;民国仍之;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
2007年6月5日星期二

第一次网络接触

      98年刚上大学的时候,互联网还是比较新鲜的东西,那时候一台电脑要1万多米,是绝对的奢侈品。那时候许多电脑公司还有一项业务:出租电脑。当年上学的时候我还租过2个月的电脑呢,那时候P166的电脑一个月的租金要200多。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开过电脑课,电脑这个能玩游戏的东东还是比较吸引我的。
      到学校报道后,发现学校门口有一家网吧,那时候只知道拿电脑玩游戏,对于上网,象我这样的土包子那时候是听也没有听过的。经过在网吧门口的几个徘徊后,弄清楚了网吧的行情,4元/小时,包夜15元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权衡了一下性价比,98年底的某夜周五晚上我决定去上通宵网。也就是在那天,开始了我上网的历史。
      因为之前没有做功课,所以开始时是两眼一抹黑,把电脑打开后,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,没有办法只好耍赖,大叫老板,怎么不能用呀?老板过来熟练的打开IE,出来www.163.com的首页,人家老板说这不是好的吗?这我才知道上网是要打开那个蓝色的"e"的。虽然当时打开了网页但是接下来也不知道该干什么,或者自己想干什么?看看旁边的人在噼里啪啦的打字,就问:同学,你这是怎么网的。还好那个兄台比较厚道,说:这是聊天室;如此这般进来就可以了。还好当时我还会打字,就这样在里面和人家聊开了。那时候很流行一个词:网上冲浪。那天晚上在那里冲了一晚上浪,但是因为我是聊天室的新人,没人搭理我,最后没有办法,看见一个进来的人就去搭讪。最后聊了一会也就没聊了,然后到别处网页上看看,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。第二天回到宿舍觉得很亏,一晚上15元出去了,却感觉没玩到什么。所以再去上网是过了很久以后的事情了。
      那时候关于电脑方面的报纸杂志有电脑报,电脑爱好者,大众软件等等;想到电脑报,第一次买电脑报不是因为它的内容多么的吸引人,而是看到1.2元就能买那么多页的报纸,觉得很划算。哈哈。多看电脑报后,知道了QQ、Foxmail、电邮等等;在学校图书馆也做了很多功课终于知道了上网的乐趣,之后就和同学一起出去上网了,但是通宵是不怎么去了,身体吃不消。